如今,已經64歲的馬克在武當山下租房居住。每天,他除了練功健身,就是到武當山上觀察各種古建筑。閑暇之余,他喜歡動手種菜,養蜂采蜜。為此,他還學會了在網上購買工具、蔬菜種子及生活用品。
馬克出生于法國馬賽。他介紹說,1992年他遭遇安全事故,留下后遺癥。在通過練習氣功治療身體時,他結識了一位曾在武當山學過武術的老師。在其推薦下,他決定到武當山康養。從1994年開始,他每隔兩年都會來到武當山。
從2004年起,馬克決定在武當山定居下來。“沒想到這一住就是18年。”馬克說。18年來,他除了回過幾次法國外,大部分時間都在武當山。其間,還娶了一位中國太太。
作為一名工程師,馬克癡迷于武當山的古建筑。練功之余,馬克經常穿梭于武當山各處古建筑群中,與山中道人一起探究中國古人的建筑技藝。
“中國古人很聰明,這些木質建筑沒有一個釘子、螺絲,卻可以很好地組合在一起,有地震也不會倒下。”每到一處地方,馬克都會盡力繪出建筑結構圖。
馬克現在儼然成了一名“武當通”。作為武當山“國際志愿服務隊”隊員,每逢旅游旺季,他都會現身景區,提供志愿服務。由于愛養蜜蜂,他還設計出愛心蜂箱,幫當地蜂農解決了普通蜂箱因散熱不暢經常導致蜜蜂死亡的困擾。
談起武當山的變化,馬克感受頗深。他說,因為生活習慣不同,以前他每隔三個月就要去武漢采購黃油、奶酪、意大利面等物資,通常是周六坐火車去,周一才能返回。現在有了高鐵,早晨出發晚上就可以回來。最讓馬克驚嘆的是中國快遞的發展速度,網購也成了他一大樂趣。
“我經常與法國親友互寄禮品,想他們的時候,就視頻聊天。”馬克說,他打算一直在武當山住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