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一日落馬四名央國企高管”的消息震撼了地產圈(詳見第一財經報道《地產一日落馬四高管,涉廈門最大國企、深圳最大公共住房企業》。
涉嫌嚴重違法違紀的四人中,有兩人都來自于廈門最大國企——建發集團,且他們都擔任集團黨委委員以及單獨業務板塊的“一把手”,其中建發房產集團董事長莊躍凱在建發體系內工作了36年,四個建發系上市公司建發股份(600153.SH)、建發國際(01908.HK)、建發物業(02156.HK)建發合誠(603909.SH)中,有三家曾由他擔任過董事會主席。26日,這三家上市公司均作出切割,宣布莊躍凱辭任。
這一反腐事件,讓年營收超7000億元、資產超6500億元的巨無霸國企廈門建發集團備受公眾關注。
與廈門特區一起成長的建發集團,位列《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第77位,其所涉商業領域已經滲透至廈門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進出口貿易、房地產等業務板塊已然具備全國影響力。近5年來,建發房產板塊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2%,已經崛起為新的閩系龍頭房企。
規模突進的同時,建發集團一直處于反腐高壓態勢下,從2017年廈門市委第二巡察組進駐到2019年的“巡察回頭看”,再到今年8月初的國資使用情況專項巡察組進駐,建發房地產板塊成了高管落馬“重災區”。
國企巨無霸的商業版圖
說起廈門第一高樓,許多人會想到雙子塔造型的世茂海峽大廈,但在老廈門人心中,矗立在鷺江道、與鼓浪嶼隔海相望的建發海濱大廈曾經制霸廈門天際線十多年,這才是廈門第一個地標級建筑。
1980年,國務院批準設立廈門經濟特區,一家名為“廈門建設發展公司”的國有企業,也在這塊拓荒的熱土上誕生了。
“特價每方呎458港元起,一次付款八五折優待”——1985年,廈門建設發展公司開始在報紙上登廣告,賣海濱大廈的樓花。當時缺乏先進技術,盡管追求“特區速度”,這棟24層的高樓還是整整造了三年,直到1988年才竣工。
到2022年,與廈門特區共生共榮的建發集團已經成了巨無霸國企。根據官網公開資料,其年營業收入超7000億元,資產規模超6500億元。建發集團不只做房地產,它的業務范圍涵蓋供應鏈運營、城市建設與運營、旅游會展、醫療健康、新興產業投資等。
“坐廈航的飛機,住悅華的酒店,買建發的房子。”這句流行于廈門的老話,體現了建發集團作為廈門第一大國企在商業領域的絕對統治力。
建發所涉足的生意,早已滲透至廈門市民的衣食住行。根據企查查,建發集團持有廈門航空有限公司34%的股權,是第二大股東。福建首家五星級酒店悅華酒店也隸屬于建發,目前建發旅游板塊運營管理著27家酒店。在房地產板塊,作為本土龍頭,建發房產在福建的市占率穩居首位,去年全年在福建銷售額達到727億元。
為建發集團帶來最大一塊收入的,是去年創造6115億元營收的供應鏈板塊。早在上世紀80年代,建發集團開始涉足投資和進出口貿易,1987年獲得全國進出口經營權,目前深度聚焦鋼鐵、漿紙等大宗商品貿易,鞋類出口位列全國前三位,服裝出口位列全國前50強,連續多年原瓶裝葡萄酒進口量位居全國前列。
手握兩家50強房企
在房地產開發領域,建發集團旗下有兩家全國50強房企——建發房產和聯發集團。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榜單,按2022年前7個月房企的全口徑銷售額進行排名,建發房產銷售額達到732億元排第16位,聯發集團則以257億元排名第50位。
盡管建發集團內部板塊非常多元化,房地產卻是無可爭議的“利潤大戶”。
根據A股上市公司建發股份2021年財報,供應鏈板塊雖有6115億元營收,但是歸母凈利潤僅有32億元,而房地產板塊則以963億元的營收創造了29億元的歸母凈利潤。
從股權架構來看,建發集團持有建發股份47.38%的股權,是第一大股東,建發集團和建發股份共同持有建發房產。
投資遍及全國70余座城市的建發房產旗下還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建發國際(01908.HK)、建發物業(02156.HK)和建發合誠(603909.SH),它們共同組成了建發系四大核心上市平臺。
聯發集團則由建發股份持股95%,業務已布局全國28城。聯發集團原本也是在上世紀80年代為支持廈門特區建設而成立的國資企業,1997年,在其發展低谷期被建發集團接手經營,確定了以房地產和物業租賃為主業的發展方向。
根據財報數據,2021年,建發房產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754億元,同比增長69%;聯發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金額422億元,同比增長24%。
8月23日被廈門紀委監委宣布“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的莊躍凱,過去在建發集團舉足輕重。
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7歲的莊躍凱于1986年加入建發集團,在建發體系內整整待了36年,從房產建材部副經理一直做到建發房產集團董事長。
被調查前,他頭銜很多,既是建發集團黨委委員兼副總經理,也是建發房產黨委書記、董事長。建發系四個上市平臺中,有三個都由莊躍凱擔任董事會主席,分別是建發國際、建發物業和建發合誠。
根據廈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消息,2021年,莊躍凱還曾進入“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名單。
落馬消息公開三天后,三家建發系上市公司宣布莊躍凱辭任,并公布了4名替代人員。
與莊躍凱同時被查的,還有廈門建發集團黨委委員,廈門建發城服發展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施震。建發城服歷史較短,創辦于2016年11月,該公司以城市公共服務、城市更新改造為主營業務。
逆勢成為閩系新龍頭
“閩系”在中國房地產行業中是一支不可忽視的流派,但是過去業內重點關注的“閩系”多指福建民營房企。
世茂、陽光城、旭輝、泰禾、正榮、融信、福晟等一串熟悉的品牌,在上一輪房地產擴張周期里跑馬圈地。經第一財經統計,2020年,16家規模最大的閩系房企合計創造了1.8萬億銷售額,其中82%來自于福建以外的市場。
因為民營“黑馬”房企過去幾年的表現太過搶眼,建發房產這類福建國資企業的擴張反而被忽略了。
實際上,建發房產從2015年銷售額破200億,到2020年銷售額首破千億,短短五年時間規模擴大了5倍多。
尤其是從2019年起,建發新進入的城市越來越多,用三年時間,建發從布局全國28個城市一躍至布局70多個城市。
2021年下半年至今,建發房產真正的高光時刻到來了。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統計,在行業負增長、房企銷售額普降的背景下,去年全年建發房產業績增速高達41%,2017-2021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72%。
在閩系民營房企爆雷、躺平的大環境中,建發開始逆勢補倉。
根據克而瑞房企新增貨值榜單,今年1-7月,建發房產累計新增616.1億元貨值,在全國房企中排名第十。根據中指研究院1-7月權益拿地金額榜單,建發已經累計花費357億元拿地,排名第六位,僅次于華潤、保利、濱江、招商蛇口和中海。
在大本營廈門自然少不了大手筆投資,建發在今年廈門第一、二輪集中供地中共計拿下5宗地,總耗資145.3億元,與其他房企拉開了差距。
與同為市屬地產國企的廣州越秀、珠海華發相比,建發的投資力度更強。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建發房產已經成為閩系“新龍頭”,目前在閩系的規模座次上僅次于旭輝。這主要是建發自身厚積薄發、戰略擴張進程加速的原因,央國企“大年”到來,起到了助推作用。此外,建發旗下項目的“新中式”風格獨樹一幟,產品力帶動了品牌力提升。其他房企競爭地位的顯著下滑,也為建發房產的逆勢而上創造了機遇和條件。
建發房產擴張背后,母公司輸血也起到了較大作用。以建發房產旗下的上市公司建發國際的財務指標來看,其2019年時凈負債率高達176%,“三道紅線”后財務指標迅速改善,凈負債率至去年末下降至63%,其他指標也都符合綠檔要求。而建發國際的永續債則從2019年的0上漲到2021年的145億元,背后正是母公司的借款轉化。
反腐始終處于“進行時”
建發在房地產領域橫掃對手之際,房產板塊“一把手”卻突然落馬。一周前,莊躍凱還在簽發上市公司文件,他可查的上一次公開活動則是今年4月底參與福建漳浦縣領導在廈門的招商活動。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激烈,消息出來第二天,A股建發股份跌停,港股建發國際一度下跌30%。
根據廈門市紀委監委官方網站,莊躍凱、施震二人均“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廈門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在莊躍凱、施震落馬消息發布前18天,建發集團官網掛上了一則消息,稱廈門市委專項巡察組將于2022年8月8日起進駐建發集團,對建發集團進行為期1個月左右的專項巡察,重點監督檢查國有土地、房屋建筑物資產管理使用情況。
巡察的主要任務包括:落實省委、市委有關國有資產盤活處置工作要求的情況,進一步摸清集團國有資產底數和管理使用狀況,著力查找國有資產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等。市委專項巡察組會與干部群眾個別談話,受理責任問題、作風問題和腐敗問題的來信來電舉報。
實際上,在建發集團這樣一個巨無霸市屬國企內部,反腐一直處于“進行時”狀態。
據廈門市紀委監委官方網站,2017年9月至10月,廈門市委第二巡察組曾對建發集團黨委開展巡察,并于2018年8月反饋了巡察意見,共計六個方面、45個問題和六點巡察意見建議,其中指出了紀委履職能力不強、企業廉潔風險防控不扎實、干部出國(境)管理不嚴、變相違規發放福利、工程建設招標違規問題突出、資產未按規定實施公開競價招租等問題。
2019年至2020年,廈門市委第十一輪巡察還對建發集團實施了巡察“回頭看”。
在這幾輪巡察中,建發的房地產板塊成了高管落馬的重災區。從2018年到2019年,建發房產集團廈門區域公司原總經理楊鑫泉,建發房產集團副總經理程冰,建發房產集團泉州、珠海事業部原總經理李衛東先后被查。
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檢察院的公訴資料顯示,程冰涉嫌受賄、徇私舞弊、低價出售國有資產罪;李衛東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單獨或共同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而楊鑫泉一案已經宣判,法院查明,楊鑫泉擔任建發區域公司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收受7人送予的財物及服務價值共計人民幣約575萬元,據此廈門翔安區人民法院判處楊鑫泉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70萬元。
時隔兩年多,專項巡察組的入駐又一次在建發集團內部掀起人事地震。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巡察不止針對建發集團一家國企,同為世界500強的象嶼集團,以及翔業集團、輕工集團、金圓集團、火炬集團、國有資本公司、儲備糧集團等,都在監督檢查名單之列,巡察時間將持續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