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樣的鄉村診所需要常備感冒咳嗽、跌打損傷的常用藥,還要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用藥……”在6月18日的京東媒體開放日活動中,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王臺鎮東埠后村鄉村醫生葛磊介紹了自己疫情期間為了買齊全村村民需要藥品的轉變,他說之前常常需要頻繁聯系經銷商,等上一個禮拜,可能也湊不齊。現在只需要每個禮拜用手機進一次藥,3天后就能備齊。
“水蜜桃皮薄肉細汁多,可以直接大口吸著吃,對運輸的及時性和運輸條件要求非常高。”來自江蘇無錫陽山的果園負責人胡倩文說,今年采摘季10個蜜桃驛站設立到村里,保證了仙桃在采摘后以最快的時間順利出山,到達消費者手中。
疫情背景下,越來越多像醫藥、生鮮一樣的特殊產品需要通過供應鏈實現直接到達消費端的運輸和銷售。在保障民生、促進消費、推動產業發展等方面,穩定供應鏈的重要作用得到越來越充分地展現。
如何才能在不確定因素下,仍能保持供應鏈的穩定運行?在不確定因素的壓力下,扎實的、多地域布局的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它是保障供應鏈穩定運營的基礎;柔性靈活、隨需應變的數智化供應鏈技術體系也不可或缺,它能讓供應鏈在特殊時期依然能夠精準、高效地運轉。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供應鏈的重要性被社會各行業更廣泛、更深入地認知,基礎設施布局和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的價值得到了充分發揮。
在穩定、精準的供應鏈產業支撐下,中國的消費經濟將迎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輝介紹,618的消費大數據顯示活動期間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元,上海和江蘇的消費正在高速恢復,千行百業正蓄積重振經濟、恢復增長的信心。
劉輝認為,中國消費市場仍存在能夠拓展的“新藍海”,例如縣域的線下實體零售和服務業正顯示著高速發展的趨勢,鄉村市場的消費增長數據也凸顯蓬勃態勢。“預制菜”作為一個新品類也由于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一個迅速繁榮的新市場。
“中國幅員遼闊,消費者層次眾多,行業企業的創新空間非常廣闊。在供應鏈產業的助力下,即使在同一個品類中,每一個品牌每一個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找到它的創新發展通道。”劉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