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祚波
參照斌斌自己所說的通勤時間,從家步行6分鐘到高鐵站,乘坐高鐵17分鐘,再轉乘地鐵20分鐘,出站后步行8分鐘就可以到公司,總用時僅51分鐘,這要比她的許多上海同事從家趕到單位上班的時間還要短。
雖然斌斌并沒有透露自己在江蘇昆山的家買在了哪里,不過樓市馬坐播找到了距離昆山南站最近的一個小區,名為楓景苑。在鏈家網上查了下房價,該小區每平方米的價格在15000元左右,一套90平方米的戶型總價130萬出頭,幾乎相當于上海市區里同樣戶型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價格,這也難怪她會在昆山買房了。不過,斌斌還是想等工作幾年后攢點錢在上海買個小戶型,哪怕遠一點,也算是在上海有了個家。
“雙城生活”其實離我們并不遙遠。曾有一位河北的視頻博主將自己每天往返北京上班的經歷拍成視頻發布在網上,大致內容是:早上6點多起床,7點出門趕高鐵,到了北京后轉地鐵再坐一個小時,然后15分鐘的共享單車去位于二環的單位,通勤時間接近2個小時,每個月的通勤費用超過3000塊錢。不過他自己說,這也要比他在北京租房更節省一點,他就可以更快將河北房子的貸款還清。
在樓市馬坐播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一位鎮江的同事每天高鐵來南京上班,從鎮江南站到南京南站大約需要20分鐘,再坐7站地鐵到元通站,出站后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單位了,剛好趕得上9點鐘的打卡。每天不到50分鐘的通勤,可能要比住在仙林的同事更便捷一些。
不過,“雙城生活”在疫情之下也會給人們的工作帶來麻煩。福建女孩斌斌說,因為今年三月開始的疫情,上海和昆山之間的公共交通停了一段時間,給她的選擇是,要么留在上海“駐扎”在公司里,要么回昆山等通知。而上文提到的那位同事,在疫情期間也只能呆在鎮江的家里“居家辦公”。
總結一下,“雙城生活”可以暫時解決大城市的高成本置業門檻,帶給人們的買房壓力小,不過需要付出的是每天往返兩三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和每月1000多元至3000元左右的通勤費用,你會像斌斌一樣在工作城市的周邊,購買價格更便宜的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