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视频-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a-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小说-亚洲网站在线播放|www.lzjifeng.com

環球鏈產業

區塊鏈+產業資訊平臺
環球鏈產業
當前位置:首頁 > 公益法律 > 正文 >

博主轉型打假 為正義還是為流量

博主轉型打假 為正義還是為流量
2023-07-23 11:10: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博主轉型打假 為正義還是為流量

  專家提醒 消費者有監督的權利 但歪曲實事與敲詐勒索屬違法行為

  “什么玩意!丟三亞人的臉!”“退一賠三!這家店要么關門要么改正!”近日,在三亞海鮮市場,一位名為“鐵頭懲惡揚善”的打假博主在海鮮市場內咆哮,要求店鋪關門并進行舉報。

  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類似的打假題材視頻,似乎已經成為新的流量密碼,不少自媒體轉型做起了打假內容。有些在打假后還順利直播帶貨,進行變現。對此,網友的意見褒貶不一。

 

 

  現象

  博主轉型“懲惡揚善”

  近日,多個平臺上涌現出了許多以“懲惡揚善”為主題的博主,打假成為了新的流量密碼。從曝光路邊榴蓮攤販鬼秤的千萬粉絲博主“B太”,到曝光三亞海鮮市場無良商販的百萬粉絲博主“鐵頭懲惡揚善”,再到以打假鬼秤為全部視頻主題的“狂飆兄弟”,他們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吸引大量粉絲關注,成為了流量新寵。

  辛吉飛是早期做打假的博主之一,2022年8月,辛吉飛拍攝了一系列科技與狠活的短視頻,即用各種食品添加劑合成牛肉粒、合成花生露、合成蜂蜜等,告訴大家:許多餐廳的美食都是科技與狠活,目前粉絲量已過千萬。

  隨后,“B太”進入了大眾視野。“B太”自2022年底開始做精準避坑系列視頻,在路邊買到的榴蓮缺斤少兩是他打假系列的第一條視頻。從那以后,他的粉絲直線上升,現在已經有兩千多萬的粉絲。

  本質

  打假成為新流量密碼

  實際上,“B太”早期并不是專業的打假博主,而是嘗試過各種類型的視頻內容,比如曬寵物、教交友、曬美食等。不過,當其拍攝了一條打假視頻后,仿佛找到了流量密碼,粉絲迅速過千萬。

  隨后,“鐵頭懲惡揚善”也進入了該領域。翻閱過往視頻可以發現,他此前其他類型的視頻點贊數與轉型后相差甚遠,有的只有幾千個。今年5月23日,他才開始轉型“懲惡揚善”式博主,短視頻以揭秘各種類型的騙局為主,流量也隨之而來,平均每條點贊都在10萬到20萬,最高達到85.8萬。

  另一“狂飆兄弟”博主,今年3月20日發布了第一個打假視頻,短短幾個月粉絲量已達百萬。在視頻中,他與商戶還發生了肢體沖突。“臨期也狗”以分享臨期食品行業內幕為主,單月增粉140萬;“尖商胖丁”通過在作品中曝光食品行業價格虛標、包裝重塑等操作,單月漲粉也過百萬。

  北青報記者在多個平臺看到,隨著打假內容開始在互聯網平臺上迅速走紅,目前有許多自媒體紛紛效仿開始轉型成為打假博主。目前以“鐵頭”等為名的自媒體有數十個,也主打“打假”,與辛吉飛相關的賬號則有數百個。大量博主紛紛轉型,仿佛在漲粉困難的今天,找到了流量密碼。

  爭論

  為正義還是為流量?

  “這種打假行為到底是為了揭發商戶,還是為了博取流量?”不少網友對打假博主表示認可,認為其打假曝光了黑心商家,能讓更多人避免上當。

  也有一部分網友質疑博主視頻是否有劇本,為什么一定要行為言語激烈,非得讓商家關門才肯罷休。“雖然懲惡揚善是好事,但博主這種激烈的行為是為了出名博取流量嗎?和平解決問題的方式不是沒有,為什么非要如此沖動呢?商家關不關店是執法部門的決定,平常老百姓有自己維權的正當方法。”

  實際上,在辛吉飛剛開始做類似內容時,就有相應爭論。有消息稱,2022年9月22日,辛吉飛接到了平臺官方客服打來的電話,稱因為辛吉飛的視頻存在一概而論、沒有對具體的添加劑進行詳細介紹等問題,且存在被大量用戶舉報的情況,官方希望辛吉飛在接下來的創作中能夠適當調整內容方向。不過,這一建議當時并沒有被辛吉飛所認可。

  變現

  部分博主“名利雙收”

  網友認為,這些流量博主很快就轉而變現,也令人懷疑其動機。比如辛吉飛、“B太”目前已開始直播帶貨。

  在2022年12月初,辛吉飛在一條名為《松茸鮮、味精、雞精都好吃!》的作品中,就口播介紹了一款松茸鮮調味品。之后,醬油、海參、紅茶、枸杞原漿等產品陸續出現在辛吉飛的視頻中。有網友表示,對比辛吉飛曾強調的不是為了賺錢,如今的做法無異于“打臉”。 辛吉飛回應,“自己要做公益的同時,也要掙點錢娶媳婦,但同時會在選品上有高標準”。

  “B太”也從今年“618”開始嘗試直播帶貨,銷售的商品包括山東油桃、精選蝦皮等。數據顯示,B太首場直播,單場觀看人次就超 110.9 萬,累計銷售額 75萬元至100萬元。

  此外,曾以打假8兩鬼秤而走紅的“狂飆兄弟”也在視頻平臺開通了店鋪,售賣電子秤、液體皂等商品。

  在流量越來越難以捉摸的今天,他們似乎做到了“名利雙收”,一邊收割流量,一邊變現賺錢。

  專家說法

  咆哮式打假在合法范圍 但不能歪曲也不能敲詐

  平臺對此怎么看?一位視頻平臺的負責人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平臺鼓勵大家合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平和理性地解決問題。”

  那么,這些博主的咆哮式打假行為,是否可取?北青報記者向律師了解到,博主行為雖然過激但屬于合法維權。對于有些網友認為對商家處罰過當,律師表示,“商家認為處罰過當,可以提出復議”。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北青報記者,第一,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任何人作為消費者都有監督的權利,像監督權、批評權、消費權以及演化出來的輿論監督權都是消費群體的一種權利。所以,不管是用什么形態去批評,只要事情是真實的,都有權利這樣做。第二,的確有一些博主是為了“蹭流量”,比如,這個市場中只有一個商販有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其他的商販沒有,但他把整個市場都說有問題,這樣是不行的。這種歪曲事實的說法,就是違法的了。更不能去人為創造一個話題,比如利用輿論將一個地方變成網紅打卡地,大家一起參與,這樣是不行的。第三,更重要的是,不能有敲詐勒索的行為,“不能你給我錢,我就把視頻刪掉,不給我錢,我就把視頻發出去,這種行為是不行的。敲詐勒索,用虛假的信息,捏造、歪曲事實等發布都是不行的”。

  律師建議,消費者在遇到侵犯自己權益時一定要保存證據,可以先私下調解,無法達成和解時,可以找相關部門進行協商,必要時利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本組文/本報記者 溫婧 實習生 劉華陽

  統籌/余美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