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動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韓國SK集團主辦,云南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云南民間國際友好交流基金會承辦,云南財經大學協辦?;顒右?ldquo;科技創新、共享未來”為年度主題,走進昆明、普洱、西雙版納等地,持續增進中外青年交流交往,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
探尋可持續發展,“看到地球的未來”
近年來,云南省充分發揮綠色能源、硅礦資源、光伏資源等優勢,積極建設成為“光伏之都”。走進華能石林光伏發電項目,眼前山坡上一望無際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讓青年們直呼“震撼”。
來自韓國全羅北道的青年南現祐表示,韓國當下十分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研究,“我們青年應該關注如何保護地球有限的資源,在這里我看到中國在光伏發電領域所取得的成果,仿佛看到了‘地球的未來’。”
老撾青年營員占塔萬·凱米表示,他了解到中國如何通過發展綠色能源來解決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他認為,除了研究新能源的應用之外,保護自然環境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西雙版納是生物多樣性富集、熱帶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地方。此行中,青年們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聞樂擺動的跳舞草、可一葉當舟的王蓮等各種奇花異木中大開眼界。
在野象谷中,青年們聽取保護救助亞洲象的經驗,了解人象和諧的動人故事。“所有國家同樣面臨著全球變暖、氣候變化、物種滅絕等問題,世界各國的青年更應學會如何通力合作,使用新的科技來保護自然環境。”占塔萬·凱米說。
體驗黃金通道,“激發互聯互通活力”
“火車一響,黃金萬兩。”中老鐵路自2021年12月開通運營至今,不僅成為創造經濟發展新機遇的“黃金通道”,亦為中老兩國民眾的交往交流架起橋梁。來自各國的青年坐上中老鐵路,感受云南的發展速度和中國與海外互聯互通的活力。
普洱市寧洱縣是青年們乘著高鐵到達的第一站。沿著公路,他們走進那柯里,這里曾是普洱茶走向東南亞的“第一站”,也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
站在古道之上,從事物流工作的柬埔寨青年安利宏說,“過去通商貨物通過人背馬馱的形式走出中國,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到達?,F在陸運、航運、空運十分發達,從云南運輸貨物到柬埔寨最快只需兩天。”
在云南鐵路博物館中,一條從中國昆明出發,途經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抵達新加坡的“泛亞鐵路”圖吸引各國青年駐足。新加坡青年戴楷臻表示,能看到鐵路在云南的歷史和發展中占據重要位置,也在當地人的精神刻畫中埋下對外開放的種子。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老鐵路開通,“泛亞鐵路”正沿著越發清晰的“軌道”向前延伸。新加坡青年吳彥廷表示,“如果設想逐步實現,相信能把東南亞互聯互通的潛力激發出來。”
多元文化交流,“為更好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30位青年中不少人是第一次踏足中國,在為期7天的旅程中,他們透過云南看到真實的中國樣貌。“生態自然”“文化多元”“充實愉悅”“獲益匪淺”······各國青年們紛紛給出此次研學的關鍵詞。
“對我來說此行更多的收獲在文化交流之中。一方面,我們體驗了云南的制陶、咖啡、普洱茶、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向其他國家的朋友學習。”韓國順天鄉大學學生姜禮恩如是說。
“能和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們一同見證云南的發展,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是一趟十分難忘的旅程。”來自中國四川的營員李源媛表示,她將帶著此行的收獲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奮斗,為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活動的結束亦是新旅程的開始,斯里蘭卡女孩卡薇娜·賈亞賽卡拉表示,“通過這次云南之行,了解中國,我也希望未來能夠到中國留學,更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