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3小時緊急電話呼叫終于聯系上她
阮女士向看望她的李筠主任(中)、熊臘珍護士道謝。
醫生為阮女士做檢查。
武漢晚報訊(記者黎清 通訊員呂惠 宋蒙)患者做完檢查,還未拿結果,認為沒什么事就回家了。然而檢查結果卻顯示非常兇險。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三撥人3小時內緊急連環CALL,終于聯系上患者,及時手術挽回一命。“非常感激一直給我打電話的醫生、護士,是你們救了我的命。”目前阮女士恢復情況良好已康復出院。
57歲的阮女士來自黃岡,高血壓病史20年,但并未遵醫囑服藥。近3年,偶爾發作的心悸、冒冷汗并未引起她的重視,直到這兩個月開始出現胸悶癥狀,才想著去醫院看看。
7月6日下午,阮女士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檢查后自覺并無大礙的她先行回了家,準備隔天晚點再來找醫生看結果。
“這位患者是A型主動脈夾層,病情兇險,必須盡快手術。”17時40分,一通從CT室打來的電話讓門診護士熊臘珍心頭一緊,她緊急聯系阮女士,但電話那頭卻無人應答。
連打6個電話被阮女士接連拒聽,同步發送的短信提醒也無回應,這可把熊臘珍急壞了。她趕緊將情況上報給當天的行政值班,希望借助多渠道盡快尋找到“失聯”的阮女士。
20時30分,值夜班的總經理辦公室陳露再次嘗試聯系阮女士。一遍沒接通,她又接著打,在長時間的電話“轟炸”下,阮女士終于接通了電話。“您好,這里是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檢查結果顯示,您的情況很危險,隨時可能發生意外,請您盡快來院……”面對陳露語氣急促的提醒,阮女士不以為然,應付幾句后她便掛斷了電話。
5分鐘后,阮女士的電話再次響起,這次打來的是心內科的徐承義主任。電話中,他反復向阮女士強調了疾病的風險,并勸說其馬上到醫院就診。“您不能抱有僥幸心理,拿自己生命開玩笑,一定要聽我們的趕緊過來。”多番苦口婆心的勸導之下,阮女士終于在次日下午趕到醫院。
得知手術費需要十余萬元,一時拿不出來的阮女士起初打算放棄,是門診辦公室主任李筠的一句話讓她最終消除了顧慮。“您別擔心,咱們把手術做了先救命,至于費用問題,我們慢慢再籌集。”
時間就是生命,醫院迅速啟動綠色通道,組織多學科聯合行動,經過5個小時的救治,在緊急實施Bentall手術后,阮女士轉危為安,隨即被送入重癥監護室。
“還好發現得早,如果晚了,不僅會喪失手術機會,可能連命都沒了。”門診胡大清主任介紹,阮女士所患的主動脈夾層是心血管系統疾病中最為兇險的一種,發病急、危害大、致死率高,每延誤1小時,死亡率就增加1%,它就像潛藏在患者身體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平時癥狀并不明顯,一旦破裂就會像決堤的洪水一樣,患者頃刻間死亡,唯有緊急開胸手術才能挽回一線生機。
“我以為問題不大,哪曉得差點要了命,幸虧當時到醫院來了。”阮女士想起來還心有余悸,她坦言,這次若不是醫護人員接二連三給她打電話,堅持勸她住院手術,自己很可能已經發生了不測。
胡大清表示,超九成主動脈夾層患者都有像阮女士這樣存在高血壓控制不好的情況。他建議,高血壓患者應按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將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平時注意均衡飲食,規律作息,平穩心態。一旦出現劇烈的胸悶、胸痛、背痛、腹痛等不適癥狀,要警惕主動脈夾層的可能性,盡快就醫,避免產生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