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大片在线视频-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a-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小说-亚洲网站在线播放|www.lzjifeng.com

環球鏈產業

區塊鏈+產業資訊平臺
環球鏈產業
當前位置:首頁 > 公益法律 > 正文 >

達到碩博水平,仍超乎想象|青少年科創比賽不是“拼爹”賽場

達到碩博水平,仍超乎想象|青少年科創比賽不是“拼爹”賽場
2024-05-10 18:14:07 來源:北京晚報  
  李霞

  日前,“第39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大賽”獲獎名單公布,有網友指出,個別獲獎作品“達到碩博水平”。對此,主辦方之一的上海市科協回應,已開展調查核實。據新京報報道,近年來多個中小學科創比賽的課題被質疑有成人代筆。

  中小學生的科創比賽有多“卷”?蒙特卡洛方法、表面肌電、芯片集成、機器視覺……獲獎課題中,有諸多連大學畢業的人都感覺陌生的關鍵詞。不排除參賽學生中確有天賦,但十幾歲孩子的作品,集體達到碩博水平,仍超乎想象。調查發現,不少中小學科創比賽,成人痕跡明顯,既有從事科研工作的家長上場,也有培訓機構提供從實驗到報告的一條龍服務。中小學科創比賽,孩子最具參與感的環節竟然是掛名。

  如此科創賽場,實際賽的是家長的資源,與“拼爹”無異。青少年科創比賽的初衷,是在孩子心中播撒下科研的種子。成人干預過多,甚至在比賽中造假,無異于揠苗助長,既消解了比賽的意義,也有損競賽公平。更無形中給孩子傳遞了一個信號:只要手握資源,無需自我努力。

 

 

  科創比賽代筆有產業鏈,歸根到底是家長有需求。教育部一再強調,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一再重申,競賽產生的結果不得作為中小學入學依據和高考加分項目。但一些家長或出于升學焦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盲從大流;或出于榮譽崇拜,因為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拼命“雞娃”。這種心理反映在科創比賽中,導致家長或直接輔導孩子的課題,或直接代勞、大肆造假。

  近年來,家長操盤孩子課題,在科創比賽中翻車的案例,屢有發生。2015年,安徽一中學生憑借“便攜式霧霾污染氣體快速識別和檢測裝置”發明,獲得多個省級、國家級獎項,后來被曝該生的父親是某研究院院長,父子研究成果高度相似。2020年,云南一名六年級學生研究直腸癌的論文,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后經審核為該生父母的研究成果。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爆雷”的競賽,均在教育部公布的白名單之列。科創競賽評獎把關不嚴,由此可見一斑。

  把中小學科創比賽交還給孩子,需要家長放下執念,更需要賽事主辦方把好審核關。假的終究成不了真的,家長、機構造假,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比賽主辦方要加強對參賽者身份和作品的核查,或是現場答辯,或是重復試驗,先辨出真偽,再定奪優劣。事實上,不少科創比賽已經把識別作品的成人痕跡作為一項指標,問問孩子課題怎么來的、有沒有遇到困難、文章有沒有缺陷、未來方向是什么。評委很容易判斷,大人究竟是場外指導,還是場上隊員。

  事關科研、事關創新,最講求一個實事求是。這個理念,要從小傳遞給孩子。(北京晚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