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尚虹波 金明慧
年末歲尾,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日間最高氣溫跌破0℃。在室外工作時,手指、腳趾不一會兒就會被凍僵,但對于要給城市“增顏色”的祁師傅而言,最近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片刻不能停。
祁師傅是個電工,從12月初到現在,他負責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接燈線頭,為掛彩燈、做街景提供保障。
拉電線,做造型,接線頭,掛燈籠……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上,祁師傅和同事們配合默契,不一會兒路側的綠化帶上就掛滿了節日小彩燈。“冷嘛,是有一點,但是有這個手藝,掙錢養家,還能給美化城市做貢獻,挺值!”祁師傅介紹,這是他第二年干這份工作,相比較而言更加駕輕就熟。
據了解,11月11日起,呼和浩特市部署開展以“華光流彩璀璨青城”為主題的節日亮化工作,重點為“一場(機場)兩站(火車站)、新華大街、騰飛路、北垣街、呼倫路、舊城墻”以及各區主要道路、商業區、旅游區等區域的裝飾亮化工作,共涉及51條主要街道懸掛燈籠及植物裝飾(燈籠懸掛包含各出城口)、53處節點位置打造景觀小品,總長度約91公里,另外打造6處游園和2處河道內景觀。
負責騰飛路和敕勒川大街的亮化工程的隊長賈軍介紹,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裝飾樹木,給樹和灌木掛燈籠,鋪彩燈。“我們小隊從12月2日開始,逐步在飛機場、呼和浩特東站、新華大街、敕勒川大街等地方掛燈籠,這兩天開始在騰飛南路掛燈籠,預計在2025年1月1日前掛完燈籠點亮。”
賈軍告訴記者,他們小隊當中年齡最大的50多歲,最小的也有30多歲了,最近幾天,他們每天中午都沒時間吃飯,爭取用自己的辛苦勞動,將呼和浩特市的過節氛圍拉滿。
12月30日晚,中新網記者沿著在節日彩燈渲染下分外璀璨靚麗的街道行走,不時能看到有行人在拍照打卡。“彩燈一上,立馬就有了過節的氛圍,呼和浩特市每年的過節氛圍都不錯,歡迎外地朋友都來瞧瞧。”呼和浩特市市民喬欣對記者說。
呼和浩特市城管局綜合保障中心云曉東主任介紹,目前呼和浩特市有70余名工作人員參與到城市的亮化美化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新年臨近,目前亮化美化工作已接近尾聲,城市整體已展現出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五彩繽紛、花團錦簇的絢麗景象,這背后離不開所有工作人員的辛苦付出,我們就是希望能豐富百姓夜間生活,讓大家感受到城市的幸福感、滿足感、獲得感、體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