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絡有豐富的纖維,不僅耐用耐磨,而且吸水性和透氣性也很好,可以做成鞋墊、浴巾或洗漱用品等10多種產品,天然又環保。”彭水縣桐樓鄉細沙村絲瓜絡種植大戶張洪鋒16日告訴記者,他正是看中了絲瓜絡的經濟效益,于是種植了100畝。
早在2019年,桐樓鄉通過外出考察學習,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形成以“村集體公司+標準化基地+種植大戶+農戶庭院經濟”的模式發展種植絲瓜絡產業。五年來,桐樓鄉通過不斷探索完善絲瓜絡的種植技術、總結管護經驗,目前全鄉種植面積已達500畝,主要集中在細沙村和普子村,帶動80余戶村民種植絲瓜絡。
“一根絲瓜絡原材料和它加工成產品的價值要相差6倍至10倍。”桐樓鄉黨委書記張倩說,為了增加絲瓜絡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桐樓鄉在村里建起絲瓜絡加工廠,選派村干部、致富帶頭人到江西、浙江等地學習絲瓜絡加工技術。
細沙村黨支部書記張坤算了一筆賬:干絲瓜絡一根最長有1.4米,以常見的80厘米長度為例,單賣原材料價格在15元左右,如果加工成產品,可以制作6雙至8雙鞋墊、3個小杯墊,剩下的邊角料還可以用來作為中藥材,這樣算下來能賣100多元。經測試,100斤干絲瓜絡能加工絲瓜絡制品1000余件,預估產值達16000元。
今年,桐樓鄉共計產出絲瓜絡10.5噸,按照當前絲瓜絡原材料市場行情,原材料產值52.5萬元,加工制品產值將達300萬元。下一步,當地將絲瓜絡特色產業打造成桐樓鄉的特色產品品牌,進一步打通銷售渠道,促進產業增效、村民增收,真正把小絲瓜做成大產業,助力山區鄉村振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