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最西部的山區縣常山有著“全球綠色城市”之稱,當地栽種胡柚歷史超600年。改革開放以來,歷任縣委書記齊抓一只果,旨在將胡柚打造成富民產業。20世紀80年代起,常山農業部門技術人員從5629株實生胡柚中選出4株優良單株進行繁育,擴大了優質胡柚的面積。
“常山胡柚自帶的微苦味主要來源于黃酮類物質。”常山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王剛說,目前,這抹“微苦味”已經實現從胡柚花到小青果再到成熟胡柚的全過程、多品類產品開發。
眼下,正值胡柚小青果采收季。常山縣柚農李宏良幾乎每天都在當地村中收購胡柚青果。“果子越小價格越高,3斤多的鮮果能曬出1斤干片,主要賣到浙江、安徽藥材市場。”他說。
據悉,每年7月胡柚落花坐果后,柚農在疏果保優階段都會摘下部分青色的次果。古籍及《衢州府志》記載,常山縣柚農一直將這些青果作為中藥材“枳殼”的原藥材使用,后期還流入了市場進行兜售。如今,“衢枳殼”已成為新“浙八味”道地中藥材目錄中重要的培育品種,收購價格可觀。
“胡柚小青果的價格不用發愁的同時,我們也在提升胡柚鮮果品質方面發力。從2019年起,協會開始和浙江省農科院合作,目前已開發出富硒胡柚、高葉酸胡柚等產品,讓胡柚從論斤賣發展到論個賣。”常山胡柚產銷行業協會會長汪明土說,胡柚成熟時,果實呈橙黃色。每年立冬后,胡柚鮮果開始采摘。高品質胡柚鮮果禮盒進入商超,成為長三角地區消費者熱門的拜年伴手禮之一。
目前,常山開發出胡柚汁、胡柚果脯、胡柚膏、胡柚面膜等食字號、健字號、妝字號相關產品近百種。
“我們在廣西設置了果汁加工廠,后期將作為面向東盟市場的生產基地。未來,公司將根據常山胡柚、香柚的產量,考慮在境外投資設廠。”浙江柚香谷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偉介紹。
數據顯示,常山現有10.6萬畝胡柚林,10萬人參與種植、生產與銷售。2023年,常山以胡柚為核心的“雙柚”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45億元,帶動常山全縣柚農增收12億元。
“在常山,大部分民眾的庭前屋后都有胡柚樹。如今,胡柚不僅是常山人的家鄉味道,也是帶動更多人就業的‘致富果’,甚至成為常山品牌走出去的‘代言果’。”衢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常山縣委書記潘曉輝接受中新網專訪時介紹,常山將不斷豐富“一切為了U”的內涵價值,做大常山胡柚規模、做強產業品牌,乘“微苦味”風靡大江南北之風,不斷探路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