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中,參加體驗的觀眾跟隨文物修復師的講解,學習了解到書畫裝潢藝術作為我國特有的一門技藝,它的起源、歷史、操作基本流程等理論知識。在文物修復師的指導下,學習掌握裝裱用的全部材料和工具,并現場觀看打漿糊的全過程。
漿糊作為書畫裝裱不可或缺的粘合劑,其質量直接影響了裱件的質量。在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中,大家嘗試用面粉沖制漿糊,學習裝裱漿糊的制作。參加首場課程的觀眾既學習了裝裱的理論知識,又充分熟悉了操作流程,對于書畫的裝裱這門藝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隨著各地文化藝術“青年夜校”“周末學堂”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利用業(yè)余時間走進博物館、文化館,深入學習領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為滿足廣大青年觀眾實際需求,天津博物館推出“周末青年學堂”,把博物館的文化特色與青年人的文化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專屬年輕人的博物館新體驗。
據介紹,4月至7月的周末,天津博物館每周都將組織書畫裝裱和修復的體驗課程,讓年輕人在學習工作之余,感悟“歷史之美”,欣賞“文化之美”,推進教育與歷史文化深度融合,寓教于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