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過元宵,各地有各地的“熱鬧”。曾在杭州任刺史的白居易寫過一首詩《正月十五日夜月》,里面有這樣一句話——“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無妨思帝里,不合厭杭州。”從這里,可以看到杭州元宵燈會的熱鬧。
2月12日,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舉行了“德壽宮里過大年·元宵奇妙夜”活動。現場,借由陸游與好友們在杭城街市盡情游玩的場景,通過宋韻舞蹈的展現形式,帶領觀眾穿越回淳熙五年,感受當年繁華鼎盛的時代氣息。
“杭州是南宋時期的都城,留下了豐富的宋韻文化。”據該舞蹈表演者馮丹介紹,他們希望通過沉浸式的演出,為大家展現充滿文化味的元宵節。
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西溪濕地,傳統民俗味更是處處可尋。
自古以來,西溪與靈峰、孤山被稱為杭州三大賞梅勝地。到了清代,“西溪探梅”更是被列入西湖十八景之一。
白天探梅,晚上觀燈。近日,西溪濕地梅竹休閑區、香雪海等各處勝景串聯成一條長達12公里的水上探梅幽徑,引領眾人踏入暗香沉醉的世外仙境。
當日,“文三賽博鬧元宵”活動在杭州文三數字生活街區舉行,在“央視春晚”上轉手絹的機器人兄弟現場化身川劇變臉大師,并與機器狗舞獅隊進行“比拼”,為游客帶來一場科技味滿滿的元宵活動。
“今天的人流預計將超過2萬人次,大家對活動充滿了期待。”據文三數字生活街區相關負責人鄒曉娜介紹,該街區策劃了系列元宵活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讓游客們在感受傳統節日魅力的同時,也能領略到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
鏗鏘的船鼓敲起來,艷麗的龍燈、魚燈、馬燈跑起來……在寧波石浦,千盞魚燈亮起,形態各異的魚燈出現在石浦漁港的街頭巷尾,吸引了海內外游客駐足拍照。
在石浦,除了傳統的漁文化展示外,東門光影秀將現代化科技藝術思維與石浦獨具特色的民俗故事和文化元素相結合,呈現一場山、海、城、人的全新視覺盛宴;多只“機器狗”與“白毛閣學士”表演比心、跳舞,為游客送上元宵佳節的祝福,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在浙江元宵的燈火間,傳統與科技交織翩躚,向民眾展現著熠熠生輝的未來世界。(完)